吉林大米的种植历史悠久,具体如下: 1. **唐朝时期**:吉林地区开始种植水稻,当时的卢城之稻就已享誉华夏。
2. **清朝时期**:吉林大米成为皇室贡米。
3. **20世纪**: - 1949年到1955年,吉林省水稻种植面积仅130万亩,品种主要以“青森5号”“小田代”为主,产量为170公斤/亩。
- 1956年到1965年,省农科院选育早熟品种长白1-5号、中熟品种松辽1-5号,成为市场上的主要品种,实现增产10%-20%,在生产上代替了日本品种,吉林省水稻品种完成了第一次更新。
- 1966年至1980年,“长白6号”“吉粳60”在生产上推广面积达到48万公顷,占全省水田面积70%,吉林省水稻品种完成第二次更新。 -
1981年至1990年,随着大棚盘育苗机插秧技术的引进推广,日本中晚熟品种种植面积迅速扩大,占据吉林省水稻品种市场,成为吉林省水稻品种第三次更新。
- 1991年至2000年,通过省内水稻专家的努力,“长白9号”“超产1号”等50多个吉林省自己选育的品种占据了主要市场,产量达到450公斤/亩,彻底改变了日本品种占主导地位的局面,完成第四次品种更新。 -
2001年到2010年,种子市场的需求仍然是高产,这一时期,正值国家推行一期超级稻战略,吉林省完成了第五次品种更新,
“吉粳88”等一批高产品种应运而生,产量平均达到480公斤/亩。 -
2011年至2014年,吉林省完成了水稻品种的第六次更新,产量提高到520公斤/亩。
- 2015年到2018年,市场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,消费者对“食味”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这一时期,正值吉林省实施吉林大米品牌建设战略,急需一批优良食味好品种,
“吉粳816”等品种的应运而生,标志着吉林省品种完成了第七次更新换代——由高产向高质量转型。